热点新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介绍“儿科服务等四件为民服务实事进展情况”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5-07-18 20:08  浏览:40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参展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参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7月18日(周五)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科服务等四件为民服务实事进展情况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杨金瑞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这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代表全系统干部职工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工作开展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集中力量和资源抓好实施,让这些实事落地落实,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围绕儿科、精神卫生服务、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县域血液透析服务这四件为民服务实事,向大家介绍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先生,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民先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常务副院长张庆娥女士,河南省新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孙宏悦女士,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党委书记余纳女士。请他们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进入今天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新华社记者

自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开展以来,在全国层面,儿科、精神卫生服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血液透析服务等工作推进情况如何?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
李大川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好,谢谢您的提问。今年年初我委决定实施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您关心的这四件实事,在半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在儿科服务方面,截至6月底,已经有1877所三级和2936所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在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方面,全国已有330个地级市、86个直辖市的区县可以提供心理门诊服务,324个地级市、80个直辖市的区县可以提供睡眠门诊服务。在心理援助热线方面,5月1日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通了“12356”心理援助热线,已经接通了50万通电话。在心理健康讲座方面,全国已累计开展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心理健康讲座一共是4664场,其中面向学校2676场、面向机关1229场、面向企业759场,受众超过90万人。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方面,全国已有312个地级市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同时地市级临床检验专业、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97.8%和93.6%,助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质量水平逐步提升。在县域血液透析服务方面,全国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中,已经有1614个县可以提供血液透析服务,目前还有8个县不能提供,但其中已有3个县完成血液透析设施配置,5个县完成人员培训,正在加紧推进。我们同时指导县域提高血液透析服务能力,2657个县级医院已经更新、增配水处理机227台、血液透析机4421台,增配从事血液透析服务人员1470人,服务超过1986万人次。总体来看,目前这几件实事进展符合预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如期实现全年的目标,有效利民便民。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请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儿科服务年”背景下,特别是在应对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时,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措施来保障和提升儿童医疗服务?谢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党委书记
余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国家启动了“儿科服务年”工作以来,我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启动了以下相关的工作:一是打造医防融合连续儿科服务的相关工作。我们妇儿中心也建成了全国首个母子一体化保健中心,在一个诊疗区间内,我们可以提供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妇产科、儿科等多项的综合服务,并通过构建1个中心、5省联动,覆盖了50家医疗机构的“1+5+N”跨区域协作网络,推动建设标准输出,指导广东、广西、河南等地建设了12个母子一体化的保健中心。二是结合儿童生长发育和疾病特点,建立完善了中西医并重的诊疗融合中心。成立了中西医联合诊治中心,其中覆盖了小儿消化、小儿脑病、小儿肾病、小儿肿瘤等专业,推行常态化中西医诊疗模式,由中西医儿科医生联合进行查房,制订个性化中西医诊疗方案。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中西医联合查房1506人次,同时中西医多学科的诊疗有120余人次,同时我们也根据广州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儿童的体质并行,针对性地研制了16种儿科的常用膏方。三是全力保障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峰期的相关医疗服务。针对儿童季节性高峰期的医疗服务工作,我们持续加大人力资源调配,保证了药品的供应,也同时多措并举扩大了门诊的诊疗。我们在平时的午间、夜间和周末都开通了相应的门诊,并通过互联网的诊疗,对一些复诊和咨询进行了加大人力投入。同时,日门诊量我们已经较前增加了33%的接诊量,平均患者的等候时间也缩短到30分钟之内。在广州增城地区,我们也开展了试点,将广妇儿的20%的专科号源直接预留给了社区服务中心,引导发热门诊基层首诊,疑难复杂的一些疾病进行绿色上转,今年上半年全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转诊疑难患儿达到480余人次。谢谢您的提问。

极目新闻记者

加强精神专科医疗能力建设是“精神卫生服务年”专项行动要求之一。请问山东省目前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谢谢。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徐民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工作部署,聚焦“能力强、服务优、发展好、群众满意”的目标定位,全面推进精神专科医疗能力建设。一是建体系,推动专科服务全域覆盖。全省136个县(市、区)中已经有111个设立了精神专科医院,所有的县(市、区)均能提供精神科住院服务,93.4%的县和93.5%的二级以上公立精神专科医院规范设置了心理门诊、睡眠门诊,全省16市均能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二是提能力,促进优质资源直达基层。近年来,建设3个精神专科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优先将精神专科纳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打造3个国家级、9个省级精神专业临床重点专科并全部牵头建设专科联盟,同质化诊疗服务能力更加均衡,有效增加了优质精神卫生服务的供给。三是强队伍,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大力推进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目前已经累计完成了10批次800余人次的培训,平均每10万人中就拥有5.8名精神科医师。同时,连续5年面向基层精防人员开展了“惠心千万家”的专项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140余期,培训人数达到2.5万人次,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队伍更加壮大,有效满足了群众的心理健康需求。谢谢!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记者

作为北京市“12356”心理援助热线的牵头单位,北京安定医院能否介绍一下该热线开通以来的接通情况如何?该如何为他们做好心理支持?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常务副院长
张庆娥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谢谢您的提问。北京安定医院作为北京市“12356”热线的牵头承接单位,积极会同16个区级专科医疗机构,落实各项任务要求。

在接听资源方面,北京市“12356”心理服务热线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白班开通坐席是有9个,由我院和其他区级的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共同接听;夜班坐席是有2个,由北京安定医院负责接听。

在服务量方面,截至6月30日,全市共接听来电超过2.27万通,平均每天接听约125通。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热线夜间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比较集中的时段是在晚上6时到10时。

在服务内容方面,热线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普及、心理咨询、心理疏导还有心理危机干预等。市民求助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个人情感和家庭关系方面。反映最多的困扰就是焦虑、抑郁还有睡眠问题。

总体来看,北京市“12356”心理援助热线自开通以来,运行是平稳有序的,服务覆盖面也比较广,有效回应了市民特别是中青年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迫切需求,已成为首都市民身边一个重要的心理支持渠道。下一步,我院也将继续牵好头,和其他专业机构一道,持续优化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请问在县域血液透析提质增效中,新安县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河南省新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孙宏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感谢您的关注。新安县人口54万,地处豫西山区,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我们从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医保支持、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全方位促进我县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年2月,我县启动实施了为民服务实事项目,就是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在4个月内,我县完成了设备招标、采购、安装、调试,以及人员培训、流程完善等工作,目前已完全具备血液透析服务能力。关于县域血液透析提质升级工作,县政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先后投入400余万元,为我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配备血液透析机、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等设备,同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优化服务流程。二是优化医保政策,减轻患者负担。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50余人,血液透析费用经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后,低保户再报销5%,五保户费用全部报销。三是创新人才引培机制,提升诊疗水平。近年来,新安县加大医疗卫生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截至目前,已为14名临床专业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津贴、住房保障等优惠政策。就血液透析方面,我县依托三甲医院对口帮扶机制,加大血液透析人才培养力度,截至目前我县取得血透专科护士资格共25人。截至2025年7月,新安县血液透析患者县域就诊率达92%。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宣传,让透析患者有意愿、有信心在县域内接受血液透析医疗服务。谢谢!

央广网记者

为健全儿科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可及性,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来采取了哪些核心举措?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
李大川

谢谢您对儿童健康的关心。儿童健康关乎千万家庭,我们一直致力于健全儿科的服务体系,更好提供儿科服务。特别是今年,我们通过开展“儿科服务年”行动,持续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增强儿科服务的连续性和便利性。主要是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高质量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我们落实好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3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帮扶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发展新业务、新技术,培养高层次的儿科医学人才。6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覆盖了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五大区域,为当地区域提供很好的医疗服务。同时,我们强化省市县级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在整个儿童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我们指导各个省科学规划二、三级医院的儿科设置,努力扩大儿科服务供给,让患儿能够就近就便就医。截至目前,全国近8000家综合医院、98%的县医院都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也超过了80%。二是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为辖区儿童提供系统、连续的儿科医疗服务。同时发挥儿科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作用,提升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同质化水平。已有超过300家儿童医院及有儿科的综合医院牵头组建儿科的医疗服务联合体。三是构建儿童重大疾病的诊疗协作网络。我们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特别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托省内高水平医院,围绕儿童重大疾病,包括重症、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感染、罕见病这些诊疗服务需求,构建一个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协作网络,通过网络提高儿童重大疾病识别、诊疗、救治水平,确保儿童重大疾病在一定区域内得到及时救治。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承担着重要的“十大功能定位”,请问如何发挥区域辐射作用,更好地满足区域儿童医疗服务的需要?谢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党委书记
余纳

感谢您的提问。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我们广妇儿认真落实十大功能定位目标任务,重点也是做了以下相关工作:一是做好了区域内的儿童危重症转诊会诊中心的相关工作。发挥了广妇儿在我们心脏病诊疗领域上的技术优势,建立以心脏病中心为核心囊括了产科、胎儿医学、产前诊断等优势学科在内的一系列的多学科团队,为区域患者提供从孕前到产前到围产到产后全生命周期的先天性心脏病防治服务,年均救治先心病患者超过2000人次,其中新生儿占比达到了60%以上。我们也为了进一步方便患者的就医,同时更快更有效地让我们的患者得到救治,我们也积极推广了“一站式”多学科诊疗服务,现在已经开展了132个像胎儿医学、性发育异常的多学科门诊,患者在一个门诊就能得到综合救治,节省了患者的就医问诊的时间。二是我们做好了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中心。扎实推进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区域国家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在3年以来累计输出了700多人次的管理团队和医疗团队,也输出了新技术、新项目209项,设立了柳州的首个儿童血液透析中心,平移了优势学科和特色技术,为当地患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惠及了区域内的百姓。同时,我们也以广州市的白云区和花都区为重点,开展了基层专项培训,通过“走下去、送上来”的双向模式,强化了区级的医疗机构孤独症诊断干预能力,累计培训达到3000余人次。去年所有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中心已经可以开展孤独症的初筛,初筛率达到了95.1%。早期的发现率也显著提高。三是我们利用区域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持续做好专科联盟,在粤港澳大湾区我们牵头成立了“粤港澳儿科医疗救援转运联盟”,服务版图延伸至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18个地级市38家医疗机构。围绕疑难重症,建立了跨区的转诊和会诊机制,畅通了我们从高铁、公路到航空的三维应急转运渠道,与澳门镜湖医院等港澳地区常态化开展了跨境重症儿童的转运,联盟内的单位我们年转运患儿达到1000余人次。感谢您的提问,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山东省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有效模式和经验?该体系在服务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徐民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山东省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平安山东和健康山东建设,持续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一是系统谋划,构建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成立11个部门参与的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组,建立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平安山东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滨州市还颁布实施了社会心理服务地方性法规《滨州市社会心理服务条例》,形成了社会心理工作“一盘棋”的格局。二是整体推进,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出台省级地方标准《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站、室)建设运行规范》,全省基层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规范设置心理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16个市均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心理援助覆盖了150余万人次。97%的县(市、区)设立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和高校的心理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和100%。完成了“12356”省级热线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实现全省热线资源统筹管理以及数据互联互通与安全传输,累计服务群众4.4万余人次,成功早期介入并干预个案160多例。三是强化保障,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加强精神专科医院的建设,支持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开设精神(心理)科,目前全省拥有精神科床位7.7万余张、精神科医师近6000名。组建省、市级心理健康知识巡讲专家库与科普专家库,累计开展巡讲370余场次,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得到持续提升。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12356”热线承载了很多人的心理诉求和精神解法。能否为我们举几个具体例子,说明我们的热线起到了哪些作用?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常务副院长
张庆娥

谢谢您的提问,其实具体案例最能说明我们热线的价值。我在这里分享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出于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我隐去了他们的敏感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热线的作用。

第一个是帮助受困者拨开情绪迷雾重拾力量的一个案例。上个月的一天凌晨,一位20多岁的年轻女性来电,自述非常焦虑、紧张,严重失眠,感到非常无助。接线员首先耐心倾听她的一些诉求,了解到她因为职业发展不顺跟父母频繁地有矛盾,感到压力巨大。接线员在充分共情的基础上,帮助她识别压力源——生活环境剧变、家庭矛盾等。通过专业引导,帮助她理解自己焦虑情绪的根源,认识到这是面对挑战时的正常反应,同时也为她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放松技巧。这次通话让对方的焦虑情绪有效缓解,情绪也明显恢复,并且她对于如何面对当前的困境也有了新的认识。挂断电话以后,她就表示,自己情绪明显放松了,而且也重拾了信心。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我们热线在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和认知调整方面的价值。

第二个案例是在生死关头紧急联动挽救生命的一个案例。不久前,一位青年男性来电者,他首先声音是非常低沉,哭诉着诉说因为心理压力非常大,透露出近期曾经有过跳河的自杀行为,并且目前又再次萌生出这种强烈的自杀观念。接线员立即评估出他是一个极高危的来电,持续运用专业的心理技术进行安抚和危机干预,同时由于风险比较高,接线员也迅速启动了我们的应急预案,立即上报区级和市级的管理员进行联合研判,并联动有关方面,经过各方的努力,成功救下了这位位于危急关头的市民,这个案例也体现了热线在识别高危风险、启动快速响应机制、联动社会救援力量方面的关键作用。

这两个案例,也充分体现了“12356”热线作为首都市民“心理健康卫士”和“生命守护者”的双重角色。心理热线,始终在线,我们随时准备接听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声音。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山东省作为国内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先行省份,近期在深化互认工作、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面,推出了哪些创新型举措?在互认范围、信息支撑、质控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谢谢。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徐民

感谢您对山东工作的关注。自2022年起,山东省试点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已构建起贯通省—市—县—乡四级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体系,群众看病更加便利,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截至目前,1049家医疗机构接入省互认平台,覆盖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累计互认948万项次。

一是实现互认“规范化”,优质服务均衡布局。依托省、市、县三级质量控制组织,持续加强检查检验质量管理,缩小城乡质量差距,推动居民就近获得同质化优质检查检验服务。定期更新省级临床检验、医学影像互认项目清单,省域内互认的项目扩展至429项,较去年增长115%。连续7年联合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推进省间互认,全省277家医疗机构纳入了京津冀鲁互认圈。二是实现互认“制度化”,上下转诊便捷畅通。以互认为纽带推动医联体内部患者转诊信息精准推送,全省37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178个县域医共体、694个专科联盟内部全部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覆盖所有县(市、区),为双向转诊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度,全省双向转诊服务人次较2023年度同比增长了10.9%。三是实现互认的“信息化”,惠民便民可感可知。实现所有检查检验数据“云”上汇聚,经患者或家属授权同意,医生可通过就诊系统实时调阅患者在省内其他医院的检验报告、影像图像等,提升互认工作的便利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的成效,持续扩大互认共享应用的覆盖面,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所有县域能够提供血液透析服务,请问新安县提供这项服务后给患者带来了哪些变化?谢谢。

河南省新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孙宏悦

感谢您对我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这个问题也问到了我们推进这项工作的初衷和落脚点。县域血液透析服务的提升,对全县内的肾病患者家庭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

据统计,我县目前有100多名需要长期透析的患者,每周必须2~3次往返洛阳市区,一个月下来,仅是路费、家属陪同的食宿费等,平均一个月家庭就要多支出上千元。在工作中,我了解到,一位患者的家属李大姐,她的爱人患病,之前每周三次,天不亮就要坐车去市里透析,每个月12次,风雨无阻。她说,最愁、最怕的不是治病,最大的负担也不是治疗费用,而是长年累月地往返折腾,路上病人受罪、家属担忧,一大家子都跟着受累。现在,包括李大姐爱人在内的多名患者都不用再奔波了,在我们本县内就能接受安全、优质的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和家庭来说,最直接的受益就是路费、食宿费一年能省下一万多元,最关键的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同时,对于我县内的偏远地区的血液透析患者,我们还开通了“血液透析直通车”,能够免费接送患者。

总之,我们县血液透析服务的提质升级,让更多的患者和家属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少跑路、少花钱、少操心”的便利,这就是老百姓最真切的获得感。谢谢您的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杨金瑞

好的,各位媒体朋友,咱们现场的提问就到此结束了。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聚焦儿科服务等四件为民服务实事进展,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将围绕其他主题继续召开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谢谢各位嘉宾,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文: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

编辑: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发布人:27e4****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