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 十二载守护,让“长江微笑”闪耀世界
2025-07-09 15:12  浏览:502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参展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参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十二载守护,让“长江微笑”闪耀世界

——记江苏省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5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名单。江苏省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获评2025年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为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者。从2014年投身长江江豚保护事业以来,这位生态守护者用十二年光阴书写了“长江微笑保护”的生动注脚。

每年百余场科普活动,配合开展水生生物监测

姜盟的守护之心,萌芽于童年阅读的一本本野生动物科普书,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影像、朱鹮失而复得的传奇,让他立志长大后要为野生动物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2010年,姜盟从新闻得知,“长江女神”白鱀豚于2006年功能性灭绝,而长江目前仅存的水生哺乳动物——长江江豚,其数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下降,已是极度濒危。

为改变这一局面,2015年,姜盟和伙伴们共同成立了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协会是公益性质的,没有资金支持,头几年完全就靠着一腔热血在支撑。”回忆起步阶段,姜盟坦言“很难”,他又出钱又出力,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大量公益活动。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2021年姜盟毅然放弃了在媒体的稳定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江豚保护事业中来。

近年来,姜盟带领团队每年举办百余场科普讲座及活动,在长江边打造了一座长江水生生物科普馆,让江豚成为南京城市标识。同时,他牵头组建由转产渔民、摄影爱好者等构成的救护团队,配合相关部门长期开展水生生物监测工作。

2024年年初,救护团队在江中发现一头受伤江豚,姜盟向主管部门汇报后组织监测员连续20多天对其进行跟踪监测,最终协助保护研究机构成功将这头受伤江豚救护上岸。这是全国对长江干流野生伤病江豚主动搜救并捕捞的首个成功案例。

积极构建全民参与生态网络

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下关滨江水生生物放流平台热闹非凡。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穿梭人潮,有的为市民讲解增殖放流注意事项,有的科普长江典型鱼类资源知识。

“守护长江的微笑,绝非一人或一机构之力可成。”像这样的志愿者,协会已经发展了两万余名。协会成立之初,姜盟就意识到“聚沙成塔”的重要性,他带领团队建起“1+N+∞”(即一个核心协会+N支特色志愿者队伍+无限可能的公众参与)“微笑天使”生态科技志愿服务网络,先后成立长江生态影像江豚摄影队、“长江小卫士”小小讲解员团队、“生态守护菁英”中学生志愿服务队以及十余个高校江豚保护社团,凝聚起守护江豚的志愿者力量。

姜盟还创新组织公众救护培训,策划“同步观测,全民寻豚”活动,将守护长江江豚变成全民参与的项目。在他的号召和组织下,多年来,团队志愿服务直接受众近40万人(次)。2019年,协会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四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金奖,并入选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候选名单。

将“南京经验”推向国际舞台

这几年,姜盟还经常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把南京江豚保护的故事和经验带到国际上去,二是希望能把外面的成功经验带回来。”

去年3月,葡萄牙驻沪总领事夏思雅一行来到南京,专程前往江豚城市公园观赏点近距离观赏江豚,并与协会开展专题研讨。“当时听闻,葡萄牙的里斯本是欧洲唯一一个城市里有海豚的,我便说,南京是中国甚至全世界唯一一个城市里有江豚的。江豚已成为南京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张对外名片。”姜盟回忆说。

依托这些国际声音,南京江豚保护项目获得了由国际专家、志愿者和爱好者投票选出的“世界哺乳动物观察网2024年度最佳保护项目”的荣誉。

今年,姜盟策划了“长江微笑传递与文化交流行动”,计划全年与10个以上国际组织和相关机构合作,开展10场国际微笑传递行动,发展100名江豚保护国际微笑大使,将江豚的故事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传遍世界。

来源 | 中国环境报

文字 | 杜莹 杨柳 张健

视频 | 程龙

编辑 | 李夏菁


发布人:1ce3****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