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筹货展会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展会,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喜欢“有”是常态,欣赏“无”是境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07 18:25:20   浏览次数:78  发布人:7df7****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我们常说“互通有无”,基本的意思就是,“有”的去支持、填补“无”的,比如,今天我有了帮你,明天你有了帮我,大致平衡。或者学习上我帮了你,资金上你来帮我,达到和谐。这样的理解和做法虽然没毛病,但千万不要因此小瞧了这个“无”,以为就是个“救助”的对象,其实,一个“无中生有”就能说明这个“无”有多么的厉害!关于有和无,《道德经》里有句话比较经典:“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

    我们常说“互通有无”,基本的意思就是,“有”的去支持、填补“无”的,比如,今天我有了帮你,明天你有了帮我,大致平衡。或者学习上我帮了你,资金上你来帮我,达到和谐。

    这样的理解和做法虽然没毛病,但千万不要因此小瞧了这个“无”,以为就是个“救助”的对象,其实,一个“无中生有”就能说明这个“无”有多么的厉害!

    关于有和无,《道德经》里有句话比较经典:“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用泥土制作陶罐,其中空的部分正是我们用以放东西的地方。我们开凿房门、窗户,正是房间里空空的部分我们才可以当作房间来居住使用。所以,“有”是产生价值的基础,而“无”才是真正发挥其功用的关键。

    从学问的角度,有学问值得尊重,没有学问自然被人轻视,这是正常人的感觉,有总比没有好,确实没问题。但是,我们来看看,真正有学问的人会高调表现出来吗?社会上反倒是半吊子的所谓大师装作“有”的模样,正是以为自己“有”,所以再也不虚心,学不进了。而真正有学问的人会虚怀若谷,当作自己什么也不懂,求知若渴,自然还能够不断吸收,即所谓的海纳百川,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所以,这个“有”和“无”是相对的,其程度更是相对的。






    那么,从财富的角度呢?有钱自然踏实,有体面,没钱自然穷酸、困顿。如果是金钱至上的社会,那么有钱就象征可以拥有一切——这种理解也是常态。总不可能说没钱才高尚、才好吧?

    的确,钱是养命之本,缺了钱是万万不能的。先不论财富的具体多少,我们看看有没有这样几种人。第一种人,有百万的资产,以为自己很有钱,财大气粗的,豪横到颐指气使,不仅奢侈了,居然还投资了,欲望多多。第二种人,有千万的资产,但并不以为自己有钱,平常也很低调,过很普通的简单生活。所以,把“无”当“有”会是一种结果,把“有”当“无”又是另外一种结果。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有”不是绝对的,“无”也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的,且可以相互转化。到底是有还是无,就看个人的胸怀和水平。所以说,喜欢“有”是常态,欣赏“无”是境界。

    毕竟,“有”是有迹象可循的,看得见,自然心不慌。而“无”呢?看不见、摸不着,根本不靠谱,自然不踏实。只有智者能从“无”中看到无穷的生机和变数,深谙“无中生有”的道理,甚至刻意去追求那种“虚无”的境界,放空自己。

    最后,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欣赏画作,并不会认为画面很满的、金碧辉煌的就是好画,甚至有“堵得慌”的感觉。而对那种有大片留白的画面,是不是可能就感觉很惬意、很有意境?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成为了负担,而“无”反落得了轻松,但不能因此就简单去否定“有”,也不必盲目去吹捧“无”,都有个度的问题,因人而异。留白太大几成白纸——自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7df7****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All Rights Reserved.